■    名稱
萊豆,又名皇帝豆、 觀音豆、雪豆,原產於中南美洲,因西班牙人最早於秘魯利瑪市 (Lima) 發現,故又稱為lima bean,為蝶形花亞科 (Papilionoideae)。
■    品種類別
萊豆依植株型態可分為無限生長型與有限生長型,有限生長型又包含蔓性
(climbing) 與矮性 (bush),矮性植株臺灣過去曾經引進種植,但因豆莢較小,產量也較低,現已無栽培,目前栽培種以無限生長型的蔓性大粒種為主,其中又以白色種皮種為大宗,紅色花紋種早期臺灣有栽培,但因烹煮時釋放的花青素會使湯汁變色,影響菜餚外觀,漸不受市場歡迎,現已較少栽培。
■    本土栽種情形
臺灣近15年 (民國86年至100年) 的萊豆栽培面積約介於450∼700公頃之間,主要栽培地區在屏東縣、高雄市、南投縣、嘉義縣與臺南市。
目前主要栽培的地方品種有:
(1)   
臺南市麻豆區地方種:栽培的歷史久,豆莢末端偶有輕微彎曲,豆莢尾端較尖,豆莢內含有豆仁3∼5粒,多數集中在3∼4粒。
(2)   
嘉義縣中埔鄉地方種: 10多年前由當地農民自屏東引進栽培,莢型較直,每莢含有豆仁3∼5粒,其它性狀則與麻豆區地方種差異不大。
(3)   
屏東縣九如鄉地方種:較早以前的地方種豆莢呈現尖尾狀,現今的栽培的地方種莢型則較直,豆莢尾端也較鈍,豆莢內含有豆仁3∼5粒,通常含5粒豆仁的豆莢比例較麻豆區與中埔鄉的地方種來的高,因此整體豆莢長度看起來比較長。
■    栽種季節
雲嘉南及高屏地區的萊豆栽培約8月中旬種植至隔年5月結束,播種60天後開花,90 天後開始採收,採收期由11月下旬開始至隔年 5月,收穫期長達6∼7個月。
■    營養成份表(每份含量100 g)
熱量  
 | 
  
115  kcal 
 | 
  
維生素A 
 | 
  
0 IU 
 | 
 
脂肪  
 | 
  
0.4 g 
 | 
  
鈣 
 | 
  
17 mg 
 | 
 
膽固醇 
 | 
  
0 mg 
 | 
  
維生素D 
 | 
  
0 IU 
 | 
 
鈉  
 | 
  
2 mg 
 | 
  
維生素B12 
 | 
  
0 µg 
 | 
 
鉀  
 | 
  
508 mg 
 | 
  
維生素C 
 | 
  
0 mg 
 | 
 
碳水化合物 
 | 
  
21 g 
 | 
  
鐵 
 | 
  
2.4 mg 
 | 
 
膳食纖維 
 | 
  
7 g 
 | 
  
维生素B6 
 | 
  
0.2 mg 
 | 
 
食糖  
 | 
  
2.9 g 
 | 
  
鎂 
 | 
  
43 mg 
 | 
 
蛋白質 
 | 
  
8 g 
 | 
  
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