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6年8月14日 星期日

【里仁為美季刊】2016國際豆類年 一起來吃豆





營養價值高、遺傳多樣性、土壤保護、環保節能

2016國際豆類年 一起來吃豆



文/ 楊鎮宇  、  圖片提供/慈心有機農業發展基金會、Shutterstock


聯合國把2016年訂為「國際豆類年」,強調豆類對土壤、農業,以及人體營養的好處。多樣化的豆類作物,除了讓民眾攝取營養,兼具環保節能與經濟效益,也能在國內的雜糧復興運動中增加豆類作物種類。
豆類含有高蛋白質,被稱為「窮人的肉食」,而且種植特性為耐旱、有固氮作用,有助於土壤肥沃。不過近幾十年來,隨著人類飲食習慣改變、農耕作物趨向大量、單一化,許多豆類品種日漸消失,因此聯合國以豆類為年度主題,呼籲各國農業相關人士關注各類豆類!
「雖然台灣不是聯合國會員,但是這是對地球永續重要的議題,所以我覺得台灣也需要參與這個議題的討論跟行動。」慈心有機農業發展基金會執行長蘇慕容認為,豆類的蛋白質含量約20%~25%,是一般穀類蛋白質含量的兩倍,而且鼓勵種植多樣化的豆類,可以維持豆類基因,「認識、種植或吃豆類,這些行動本身就是好的價值。」

保護少量多樣化的乾豆種植

豆類指的是產生豆莢的豆科植物,在上千種豆科植物中,普遍栽培的豆類作物約20種,最主要為大豆與落花生。豆類作物可以分成,以豆類乾種子為食用部位的乾豆,像是紅豆、綠豆、米豆、樹豆、花豆、鷹嘴豆、扁豆等,以鮮果筴、鮮種子為食用部位的,例如皇帝豆、豌豆、菜豆、萊豆、長豇豆、鵲豆等,以及作為牧草或覆蓋作物的苜蓿、紫雲英、三葉草等。
今年的國際豆類年,是聯合國第5次以農作物為國際年主題,不過在國際豆類年的界定範圍上,聯合國認為大豆、落花生的產量非常大,鮮果筴、鮮種子的豆類不容易儲存,因此國際豆類年只以「乾豆」作為推廣對象,不納入黃豆與落花生。
台灣常見的豆類作物有黃豆、紅豆、綠豆、花豆、米豆、樹豆等,不過黃豆並不在國際豆類年的界定範圍內,蘇慕容解釋說,目前全球的黃豆產量非常大,不需特別維護,而且國外黃豆用途以飼料為主。此外,還有基因改造黃豆、大量使用除草劑等問題,「國際豆類年要保護的是,少量多樣化的豆類種植」。
台灣的豆類攝取以黃豆為主,市面上也有各式黃豆加工品,不過黃豆九成以上都是進口,同樣面臨基改黃豆、除草劑的問題。「台灣無基改推動聯盟」設立的國際豆類年網站便撰文強調,印度、土耳其等國家取食多樣化的豆類作物,不但能獲取豆類的營養,也能達到多元風味的飲食需求。因此在台灣推廣「國際豆類年」活動便具有雙重的目標,一是鼓勵國人多方攝取不同豆類食物,二是在國內的雜糧復興運動上增加豆類作物種植。

豆類適旱作 有助水資源維護

台灣早期其實栽種多種豆類作物,以1972年為例,紅豆、綠豆、花豆的種植面積各為5千、3千、5千公頃,此外,其他豆類種植面積共9千多公頃,代表很多農家種植各式乾豆。但如今台灣的豆類作物大多仰賴進口,根據農委會農糧署2015年統計數據,只有本土紅豆產量稍微提升至6,089公頃,而綠豆、花豆的種植面積各為3及129公頃,其他豆類種植面積加總才249公頃,大幅銳減。
蘇慕容解釋,這幾年台灣紅豆種植面積逐年攀升,以屏東地區為主要產地,但紅豆以外的豆類,像是綠豆、花豆、樹豆等作物,早期有不少農家種植,但是因為經濟與人力等考量,現在很少農家願意種了。不過他認為豆類是對環境很友善的作物,豆類可固氮,同一塊農地之後種植其他作物,能減少施用氮肥,降低農家種植成本。
此外,豆類屬旱作,適合在缺水區種植,有助於水資源維護。根據聯合國糧農組織分析,產出1公斤的豆類,平均要消耗50公升的水,而生產1公斤的雞肉,則需4,300公升的水,生產1公斤牛肉則需要13,000公升的水。
豆類屬旱作,適合在缺水區種植,有助於水資源維護
豆類屬旱作,適合在缺水區種植,有助於水資源維護。
在印度、土耳其等國家食用多樣化的豆類作物,兼顧營養及多元風味的飲食需求
在印度、土耳其等國家食用多樣化的豆類作物,兼顧營養及多元風味的飲食需求。
今年,慈心與其他民間團體將共同推廣「國際豆類年」活動,鼓勵料理界研發豆類創意料理,也邀請一般民眾、上班族用盆栽種植各式豆類。對農家而言,蘇慕容認為農家若種植各種豆類,不僅可銷售,也可自給自足,種更多自己可以食用的作物。對消費者來說,則建議「少吃肉,多吃豆」,可以嘗試不同豆類作物,例如鷹嘴豆、樹豆等。以實際行動響應活動,多吃豆類,好處多多,邀請您一同支持!
◎ 原文刊登於第42期里仁為美季刊p18~p19

◎原文連結:https://www.leezen.com.tw/article_organic.php?id=109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